幼儿心理学《幼儿的气质及其差异表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 、 【教材内容分析】
授课使用教材教材:幼儿师范学校统编教材《幼儿心理学》
章节:第十一章“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第一节“幼儿的气质”
教学内容:幼儿的气质及其差异表现
教学内容分析;气质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影响着个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学习“幼儿的气质及其差异表现”有以下重要作用
1、气质源于生活 ,
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感性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欲望;
2、作为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幼儿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
教材处理1.调动感性经验,自主归纳理论:把气质的概念这一理论内容放在本课时的最后环节,有利于学生通过前面大量的案例与活动感知,充分调动感性经验,在深入理解后主动建构,从而自主归纳理论;
创设情境:通过媒体图片及情景对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辨析;
第一学时 幼儿的气质及其差异表现?
二、【教学对象分析】
认知、技能基础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已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学习新的心理学概念(气质)及其相关内容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然而,学生仍处于初步接触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阶段,比较缺乏幼儿园实际情境的感性经验,难以准确把握与区分幼儿之间的气质差异。
情感因素分析教学对象为幼师一年级学生,该年龄阶段的个体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时期,对了解自身或他人的气质类型与特征十分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概括气质的概念,归纳气质的类型及特点;区分幼儿气质类型的差异。
能力目标1.能自主探讨并概括气质的概念;
2.能观察与归纳幼儿的气质特点,结合实例判断不同幼儿的气质类型;初步探讨如何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因材施教。
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气质与判别气质类型的乐趣;
2.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因材施教。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气质的概念以及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
难点理解气质的概念,结合幼儿的实际案例进行气质类型的判断与区分。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理念】
以“调动感性经验,学生主动建构”为主旨,重视学生自主归纳、合作探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通过自制气质测试软件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视频动画、角色扮演丰富课堂教学;通过电子学案与教师课件同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结合见习让学生收集幼儿视频,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利用QQ群、微信以及点点网共享平台实现知识即时共享与师生互动。整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媒体】
1.多媒体教学平台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电子学案、图片影音、QQ班级群、微信平台、互联网(百度搜索)、知识共享论坛(点点网)、自制气质自测软件系统((量表内容参照《气质类型测试量表》),软件动统计测量分数,但不设置气质类型特点的解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