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心得体会(11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子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亲子教育心得体会1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任何相处,都是在进行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其实就蕴含于家长同孩子日常相处、沟通交流的点滴之中;明智的家长,亲子教育无需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自然达成。借此机会,谈三点体会,与寿茂家人们分享、交流。
一、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
顾名思义,学区房就是附近有学校的住房,因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择校,价格相对较高。但就孩子的学习而言,住房等因素皆属外因,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孩子自身。解决孩子学习的内因问题,主要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学习氛围。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做父母的爱读书、爱学习,书房藏书汗牛充栋,孩子通常也容易爱上读书、爱上学习,从而成为书香之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成问题。如果当家长的回到家里不是刷手机就是看电视、打牌,却又赶着孩子学习、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二、做好亲子教育的关键是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同理心的意思。好的亲子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家长能与孩子时时共情,即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如此,就容易赢得孩子的爱、信任与尊敬。世上本无叛逆的孩子,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缺少爱。家长总是认为足够爱孩子,但这爱含了很多条件,共情不足,从而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可,于是表现为叛逆、“不听话”。与此同时,家长却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而孩子“不领情”、不以“好好表现”回报,亲子矛盾就产生了。其实,只要家长能够真正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共情自然存焉,亲子关系就不可能不好,亲子教育就没有问题,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三、适当的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学龄前时期、即0-6、7岁期间,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做游戏,德国不允许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安排课程、布置作业。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负责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或者分别掌管学习事务与游艺事务;大脑的两个半球只有均衡、共同使用及开发,人的大脑功能才能整体提升。所以,对孩子来说,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很有必要的学习,孩子该玩的年龄一定要让他(她)玩,特别是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才是孩子应有的成长规律。当然,孩子到了中小学阶段沉迷于手机游戏则弊大于利,另当别论。
孩子的性情与学习习惯是检验亲子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对每个家庭来讲,亲子教育都是一个重大事业、重大工程,应不断学习、总结,才能不断提升。
亲子教育心得体会2冠冕堂皇的教育大道理我相信咱们家长们都了解的很清楚,也为孩子初中阶段做足了功课。
今天我就简单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家庭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教育准则。当然,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全部,也希望家长们结合自己的事迹情况借鉴与调整。
一、掌握孩子每一个年龄发展阶段的需求
步入了初中生活以后,我们的孩子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很关键,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以及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诚实品质)。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孩子与成人交流的话语逐渐减少,对周围环境、事件的感知能力急速敏感加强,那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属于自身通过感受外界来获取信息,从而做出判断的,孩子在这个逆反期,需要父母帮助,安抚的时候,可能不一定通过语言,特别是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在他们耳边回响无数次,有时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理解了,去及时的亲他抱她一下或提供适时的帮助,他们可能会很感动,这点特别考验我们家长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耐心(忍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去表达这种感动,心灵深处的那种默许是要靠心灵去感应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统一化
1、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也是情商体现的.一种方式,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2、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致性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及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上保持一致的做法。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而形成不一致。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这种争吵和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并且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思想不一致的危害:
(1)造成孩子双面性格
(2)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成果
(3)消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4)使孩子不明是非,影响心理健康
3、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我们家长有时候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难教育,其实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会变成作为现在我们这些家长们越来越不会教育孩子了,那这究竟是谁的错呢?其实我们都没有错,作为成功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大到环境,小到遗传基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同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有很多,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所以我们家长只要彼此统一教育步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孩子的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
三、所有的教育为了同一个目标——人格的完善
有句话我很喜欢:人格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健全人格的养成其实相当复杂,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 ……此处隐藏9914个字……/p>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
亲子教育心得(2) 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 ,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应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 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记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