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故事 > 童话故事

海的女儿童话故事

时间:2024-09-13 16:38:12
海的女儿童话故事

海的女儿童话故事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童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童话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色彩,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的女儿童话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的女儿童话故事

有一个地方,海水是那样的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可是,它很深很深,深得不管多长的锚链都够不到底。在那底下居住着海国的人。海底下生长着最奇特的树和各样的植物。所有的鱼儿穿在水生植物的叶间游来游去。在海的最深处是海国国王的王宫。

海国国王已经鳏居多年,他的老母亲替他管家。她是一位智慧的妇人,十分疼爱那些海国小公主,她的孙女们。小公主是六个美丽的孩子,最小的那个也是其中最漂亮的,她的皮肤嫩得像玫瑰的花瓣,眼睛蓝得像最深的海水。不过,和其他公主一样,她没有腿,身躯的最后一截是鱼的尾巴。

她们整天在宫殿里玩耍嬉戏。在宽敞的大厅里,鲜花从墙里生长出来。鱼儿有时会游到各位小公主跟前,啄食她们手里的食物,还让小公主抚摸它们。王宫外面有一个大花园,每位小公主在花园里都有一小块地,可以按照各自的愿望栽种。最年轻的小公主把她的花园布置成球形,像一轮太阳,种的也都是火红的花朵。她是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什么东西。当她的众位姐姐把从沉船里得到的各种各样奇异的东西拿来布置花园时,她却除了像太阳一样艳红的花朵以外,只要了一座大理石雕塑。那是一个用白色、明亮的大理石雕成的很美丽的男孩。

最小的公主的最喜欢的事,就是听人讲上面人类世界的事。老祖母总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讲给她听。令她觉得美好的事情是,地面上花儿会散发出各种迷人的香味,海底的花儿却没有香味,陆地上的树林是绿的,树枝间可以看到鱼儿会高声地唱着歌儿。老祖母说的“鱼儿”其实是小鸟。

“等你们满十五岁时,”祖母说,“就准许你们到海面上去,那时候就可以看到树林和城市了。”

第二年,大姐十五岁了,可是其他的公主一个比一个小一岁,她们当中最小的那个还要等整整五年才能从海底游上来看看上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她们每一位都答应回来后讲她们第一天都看到了些什么,觉得什么是最美的。她们中没有谁比最小的那位公主渴望得更厉害了。无数个夜晚,她站在敞开的窗前,透过海水向上凝望。

现在最大的公主可以游到水面上去了。回来后,她有很多事要讲。她说,最美的事是躺在月光下平静的海滩上,紧靠着岸边凝视那座大城市。城市里闪闪灯光就像天上璀璨的星星,她躺在海滩上听着音乐、车子、人们的喧嚣,还有铿锵的钟声,看着教堂钟楼和塔尖。最小的妹妹听着,露出向往的神色。她透过深蓝的海水往上看时,总想着那个大城市和那里沸腾的喧嚣。

第二年,二姐又穿过海水浮了上去。她冒出水面时,正好是夕阳西下的那一刹那,她觉得这幅景色是最美丽的。她说整个天空看去就像是镀了一层金,而那云彩美得简直无法描绘。比云儿飞得更快的是一群野天鹅掠过太阳照耀的海面,水纹像一条长长的白链。

第三年,三姐上去了,她是姐妹中胆子最大的一个。她游到了一条流向海洋的河边。她看到美丽的绿色山丘,在树林间矗立着的宫堡和农庄。她听见各种各样的鸟在歌唱。在一个小河湾里,她碰见一大群小孩子在水中打闹。她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可孩子们被吓得纷纷逃散。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些绿色树林,那些碧绿的山丘,那些会在水里游玩的可爱孩子。

第四位姐姐的有点胆小,她只游到了大海的中央,她说那儿是最美的地方,天就像是一口很大的玻璃钟。她看到了船,看到了海豚在水里翻着筋斗,巨大的鲸从它们的鼻孔把海水高高地喷上天去。

终于轮到五姐了,这时正好是冬天,她看到的海是碧绿碧绿的,到处漂浮着巨大的冰山,每座冰山都像一颗明珠。冰山的形状都很奇特,它们像金刚石一样闪闪发光。她爬到最大的一座上面坐着,让海风轻轻抚摸她的长发。

姐姐们第一次露出水面时,看到新鲜和美丽的东西都非常高兴,但现在,当她们可以随意游到水面上去的时候,她们觉得不过如此罢了。过了一个月,她们便说,还是下面最漂亮,还是家里最好。姐姐们到上面去时,小妹妹总是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看着她们。“我要是十五岁该多好啊,”她说,“我马上就会喜欢上面这个世界和在上面的人的!”

她终于到十五岁了。“现在你可以上去啦,”祖母说,“我给你打扮打扮。”于是祖母在她的头上戴了一个百合花花环,每片花瓣都是半粒珍珠。老祖母把八只大牡蛎嵌在公主的尾上,以显示她的高贵。

“再会!”她说,随即像一个水泡穿过海水浮了上去。她把头露出水面时,太阳刚刚落了下去。天空上,太白星发出明亮而且令人愉悦的闪光,空气十分清新温和,海静得连一丝波纹都没有。有一艘大船停泊在海边。水手们都坐在锚架和横杆上。夜色越来越浓,几百盏各式各样的彩灯点亮了夜空。小人鱼游到了舷窗前,透过窗子向里面望去,看到许多打扮得很漂亮的人,但最吸引她的是那个长着一双黑色眼睛的年轻王子,他可能还不到十六岁。水手们在甲板上跳舞,热闹非凡。年轻的王子走出来时,燃放了许多钻天焰火,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太阳般的大火球团团转着,壮丽的鱼形火焰在蓝天里窜来窜去。船被照得雪亮。小人鱼觉得好像满天的星星都在向她落下,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美的焰火。

她最大的快乐是听些关于上面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有一切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讲给她听。特别使她感到新奇的一件事情是:地上的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来,而海底里的花儿却不能;地上的森林是绿色的,而且人们所看到的在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出清脆好听的歌子,叫人感到愉快。老祖母所说的“鱼儿”事实上就是小鸟,但是假如她不这样讲的话,小公主就听不懂她的故事了,因为她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只小鸟。

“等你满了十五岁的时候,”老祖母说,“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那时你可以坐在月光底下的石头上面,看巨大的船只在你身边驶过。你也可以看到树林和城市。”

过了这一年,这些姐妹中有一位到了十五岁。可是其余的呢,她们一个比一个小一岁。因此最年幼的那位公主还要足足地等五个年头才能够从海底浮上来,来看看我们的这个世界。不过每一位公主都答应下一位说,要把她第一天所看到和发现的东西讲给大家听,因为她们的祖母所讲的确是不太够——她们所希望了解的东西真不知有多少!

她们谁也没有像年幼的那位妹妹渴望得厉害,而她恰恰要等待得最久,再说她又是那么地沉默和富于感情。不知有多少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深蓝色的海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挥动着它们的尾巴和翅。她还看到月亮和星星——当然,它们射出的光有些暗淡,但是透过水看起来,要比我们人眼中看到的大得多。假如有一块类似黑云的东西在它们下面浮过去的话,她便知道这不是一条鲸鱼在她上面游过去,便是一条装载着许多旅客的船在开行。可是这些旅客们再也想象不到,他们下 ……此处隐藏6301个字……那么这样的爱情即使能够开花结果,也大都结出令人遗憾的苦果和恶果。童话中的王子举止优雅、仪表非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巨大财富,的确是许多女性心仪的理想伴侣,然而小人鱼在无原则的自我牺牲之后,她与王子之间却变成“主人”与“宠物”的关系。她由于丧失独立的人格和话语表达权,最终与她梦寐以求的爱情失之交臂。爱情原本是男女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但小人鱼却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这时爱情便成为压抑其主体意志的精神重负。小人鱼将全部人生希望都投注到爱情上,而一旦爱情遭遇不测风云,她的整个天空就会在顷刻间崩塌。

小人鱼虽有人的部分外形特征,但她仍是生活在海底的人鱼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类,“鱼”的自然属性仍是她爱情道路上的一道障碍。小人鱼也清楚自己与人类的差别主要在于尾部,因此她对自己的尾巴极不满意。尽管尾巴在海底生物看来可能是美的,但它并不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小人鱼便千方百计要除掉这个“丑陋的东西”。小人鱼渴望摆脱层蜡其实是要摆脱自然后性。她用美妙声音换取“呆笨支柱”似的腿,因为“腿”是她由鱼变成人的重要标识。小人鱼拥有“呆笨支柱”的双腿,即意味着她获得了进入人类世界的许可证。推其如此,她才会觉得自己不是低等的海底动物“鱼”——人类眼中的一个异类,而是一个与王子有着相同外形的人,她才能获得与王子谈情说爱的资本。安徒生深入到小人鱼的内心世界,全面揭示她在求爱过程中的焦灼心理,有学者由此断定安徒生“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意识,深入到自然万物的‘内心’层面,让他们在童话里拥有按照自己的天生察赋喜怒哀乐的生存权利”。“然而事实上,小人鱼渴望进人人类世界的种种努力,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

首先,小人鱼作为一种生活在海底的鱼类,她追求的不是同类而是异类的情感,这显然违背了生物圈物种繁衍的规律。众所周知,不同生物种族在生理习性和审美认知上存在差异,鱼类只有与同类在一起才有共同语言,小人鱼追求鱼类感情才是一种本能反应,然而她却将人类爱情视为自己的理想,并按照人类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要求自己。小人鱼这种极端的求爱经历可以概括为:人类拥有的东西她必须拥有(如脚),以人类作为自己活动的中心和参照,一切要向人类世界看齐。然而小人鱼作为一个人类的异类,并末被人类社会真正接纳,客观上她仍是王子的一个“宠物”。其次,小人鱼对自己作为一个异类而感到自卑。小人鱼渴望摆脱“不伦不类”的尾巴,用优美的声音换来可以行走的人腿,为此她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这也可以理解为,小人鱼不仅认同人类世界的价值标准,还否定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小人鱼这种看法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对人的理解基本一致。文艺复兴时代,西方人普遍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文艺作品中不断讴歌人和人性,宜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现代人意识觉醒的大幕。启蒙运动时代,思想家们高擎“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旗帜,提倡尊重人权并让人自由发展,更是将人抬升到极为神圣的地位。

基于此,西方人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极少能够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人类在宇宙中处于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和客体,与人相比处于受支配的从属地位。正如学者所言,“将人视为唯一有价值的存在和自然界至高无上,可以无法无天的统治者,为满足人自身的贪欲,无限度地向自然界掠夺,完全忽视生态规律和其它生物的生存权利”。小人鱼否定自己自然属性而向人类世界靠拢,也即变相认同人类崇高、人鱼低等这一传统观点,这显然也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反映。

《海的女儿》在爱情、生态和生命等层面拥有复杂的伦理内涵,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作品从反面告诉读者,年轻人在恋爱时不能全凭感觉追求虚幻的爱情;以失去自我和人格为代价追逐爱情,势必会与爱情失之交臂。人类活动不应违背生态规律,否则,人类不仅无法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还可能酿成严重的社会悲剧。人类应该摒弃狭隘的利己主义计较,怀着利他的博爱精神积极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境界的升华。

艺术特色

从象征意义来写人,人是宇宙间最美好的,因为他能够进行种种创造,创造出最美好的东西。小人鱼第一次接触到“人”时,她还只有15岁。这个“人”是一位王子。

安徒生是将人、人的灵魂故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她不仅怀着坚贞信念,而且还怀着浪漫主义的强烈激情。小人鱼苦苦追求的“不灭的灵魂”其实就是安徒生理想中人的生命价值所在,有了这个不灭的灵魂。才能进入人生命的高级境界,而人的生命是只有追求与奋斗才能获得不朽的价值。从本质上说,她凭她坚强的意志、善良的心灵、细腻的情感、行为的勇敢和高尚的品格一定能够实现她的理想,只是有待时日而已。安徒生通过她的形象,提示应该如何正视这种“人”的地位,应该如何摆脱低级趣味,而真正具有值得“人”的称号的高尚的灵魂。

安徒生用艺术笔触成就了人鱼公主典范性的爱情悲剧,它浪漫,它精致,它优雅,它美丽。“安徒生童话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就在这优雅与高贵之中显现出来:极尽凄婉动人之措写,但绝不呼天抢地,而是内敛地、沉稳地,甚至带着一抹淡淡的忧郁的微笑,却把一份精致的忧伤悄悄地不绝如缕地缠绕在读者的心上。这是一种安徒生式的艺术趣味,堪称经典”。

安徒生出身贫寒,地位低微,于少年的时候,便展露出不凡的才华,为丹麦有钱的绅士所收养,供他教育,小人鱼对人类的向往,便是安徒生对贵族权势的羡慕,为了进入高等社会,他像人鱼一样每一步都如行走在刀刃上,安徒生置身权贵却格格不入。他抵挡着嘲笑、诽谤和侮辱,忍受内在的痛楚,寂寞与失败等精神痛苦,像小人鱼一样为世间所不容。

更具自我写照色彩的还是爱情描写,安徒生赋予小人鱼勇敢追求爱情却最后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毁灭,这与他一生的爱情悲剧有关,安徒生终生末娶,把自己对意中人爱而不得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里,正因为这种感情埋藏很深,最后起了突变,终于以海的女儿的形象展露出来,所以小人鱼不是一个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有真实感情做基础,小人鱼对爱的执着,可以看作为理想而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奋起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安徒生的自身写照。

作品影响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重要的童话作品之一,其影响只消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礁石上的美人鱼铜像就可见一斑。同时还被无数次改编成动画、儿童剧等。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一个将民间传说、道德说教和幽默诙谐与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结合起来的丹麦作家,他创作的童话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年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出生在Odense城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但受过良好的教育。

1837年印刷的第三卷童话故事包括了《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和《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安徒生其它著名的童话故事有《丑小鸭》、《打火匣》(The Tinderbox)、《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Little Clausand Big Claus)、《豌豆公主》、《夜莺》(The Nightingale)、《坚定的锡兵》(TheSteadfast TinSoldier)。

《海的女儿童话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